林黛玉非死不可吗?
读《红楼梦》,很多人对林黛玉的结局感到痛心。她那么聪慧、敏感,才情出众,却最终香消玉殒。有人说林黛玉的命运早已注定,因为她是“绛珠仙草”,必须用一生的泪水来报答贾宝玉的“灌溉之恩”,因此她的死不可避免。但我觉得,林黛玉的死并非天命,而是社会、家庭和她自身性格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林黛玉的悲剧离不开那个封建社会的环境。她从小就失去母亲,孤身一人来到荣国府,寄人篱下,身份尴尬。虽然贾母宠爱她,但在封建大家族中,她始终只是一个客人。荣府上下等级森严,讲究门第和利益。林黛玉既没有出众的家世背景,也没有支持她的家人。对于她和贾宝玉之间纯粹的爱情,大观园的所有人似乎都认为是一种“错误”。他们更希望宝玉娶一个门当户对、知书达理的“金玉良缘”——薛宝钗。环境的压迫让林黛玉的爱情无处可逃,她的眼泪也似乎只能流干。
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也加深了她的命运悲剧。她敏感多疑,总是觉得自己是多余的。哪怕是宝玉和别的姐妹多说几句话,她也会黯然神伤,甚至故意出言讽刺。她聪慧才情,却没有宽容的心胸,常常一言不合就“冷笑三声”。这种性格或许在她的小诗中显得细腻动人,但在现实中却让她与周围的人渐行渐远。薛宝钗宽厚待人,善解人意,而林黛玉恰恰相反。她与宝玉有着心灵深处的共鸣,却无法调和与周围人的关系。她的尖刻、孤高,更像一把刺刀,最终刺伤了她自己。
但是,林黛玉真的是“非死不可”吗?我不这么认为。她原本可以有另一个结局的。假如她能抛开那些世俗的成见,不再因为宝玉的一点举动就疑心重重;假如她能与宝钗、探春等姐妹多一些宽容和理解;假如她能不那么执着于“金玉良缘”之说,也许,她的结局不会那么惨烈。林黛玉的死,在我看来,更多是她对世界失望、对自己失望的一种放弃。她放弃了斗争,也放弃了希望。
《红楼梦》中,林黛玉病重时,她的眼泪仿佛无穷无尽地流着,直到泪尽而亡。可泪尽之时,难道就一定是她生命的尽头吗?在我心中,她本该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女子,她的才情、她的美丽、她的执着,若能换个活法,完全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绽放得更加灿烂。她是“水做的骨肉”,本该如春雨般柔美,而不是如秋霜般凋零。
所以,我认为林黛玉非死不可,更多是因为她自己选择了死亡。与其说她被命运逼迫而死,不如说她在封建的压迫、内心的矛盾中自我放弃。或许,在那个环境下,她活得太累了。她心中有太多的苦痛,却无人能够理解;她的爱情被人视为荒唐,她的性格被人指责为“病态”。她渴望一种纯粹的生活,但现实却让她无法得到这一切。于是,她选择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,化作一缕轻烟,消失在人世。
林黛玉,或许真的非死不可。可惜的是,她的死不是因为她错了,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对她不公。
她的泪,未必是她欠的债,而是这个封建社会永远偿还不了的罪。
【作文:林黛玉非死不可吗_】相关文章:
创新创业,引领未来-议论文900字09-30
跨越百年的希望之光-想象作文150009-30
一生一事-想象随笔2000字09-30
知行合一,方能行稳-记叙文700字09-30
我心中的英雄—刘邦-人物作文700字09-30
我心目中的英雄-人物作文500字09-30
母亲-人物作文900字09-30
我的阿姨-写人作文600字09-30
生命!生命!-初中记叙文1100字09-30
友谊长存-记叙文800字09-30